约珥传媒 2021-9-2
科学技术已经进入到全新的智能时代 ,万物互联这一概念早已不陌生,提到万物互联大众首先想到的是关于硬件设施的更新,例如传感器系统的全面使用 ,通信系统的不断升级 。
但另一方面,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中,工业互联网的新高速发展,正在加速软件系统的迭代更新,那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?对于中国计算机软件行业来说 ,又意味着有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?
对此,上海第一财经频道《醇享人生》栏目采访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晓阳教授
王晓阳教授曾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、软件学院院长。曾任CCF上海主席。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、数据安全等。主持多项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、上海市重大科研项目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等,并发表过百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,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Career Award。
软件“平民化”造全民应用福利
万物互联如果在软件层面来讲,就意味着这种软件系统会让每个人都得到它的福利,得到它的作用,作为软件创造者,这其中的软件发展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?
王晓阳表示,我们的互联网发展、手机发展等等,它都是一个平民化的发展进程,所谓的平民化就是使得这个系统能够很容易地使用。
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,遇到了一个难点,就是现阶段仅满足了专业人员的使用,但是一般的传统企业,中小企业很难去应用它。
这主要是因为,第一每个公司的业务不太一样,数据分析的需求不一样,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它的技术能力不够,无法按自身需求设计软件。
第二费用上无法承担,中小公司是否愿意支付智能化升级的费用也是一大问题。
第三对于软件专项大公司来说,没有足够人力满足市场的定制需求。因此就需要更加智能的软件,通过机器技术自动编程,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,来实现软件“平民化”。
智能化平台呈现数据优势
提到智能化,很多行业都进行了相关的升级,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大家较为关注的,车辆的智能化转型具备怎样的意义呢?
王晓阳认为汽车行业在软件、硬件、网络,这几点相互作用中的优势很大,这跟互联网公司不太一样。
从汽车角度来看,它是一个很好的数据平台,对我们出行习惯的数据,周围实况的数据,驾驶员的反应数据进行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,比如自动驾驶,它就把周围的环境纳入到数据体系里面去,反过来去控制物理世界,这样的平台非常有意思。
软件把自然知识,社会知识都编成代码,应用到各种场景中,在过去几十年中,这种知识来源主要依靠程序员写入代码,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改变原有制式,实现自动化的突破,甚至能够超出人的思维局限性,增加更多想象空间。
国家在计算机科研工作上也投入了大量资源,未来国家软件产业会呈现出怎样的蓝图?科技产品发展的战略思路又是怎样的呢?
详情请见8月1日19:30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《醇享人生》